杜甫草堂工部祠为什么有陆游和黄庭坚

  杜甫草堂工部祠为什么有陆游和黄庭坚?

  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黄庭坚、陆游都曾入蜀为官,二是他们与杜甫心迹相同。黄庭坚作诗师法杜甫,后又形成了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江西诗派,陆游的爱国诗篇可以说与杜甫一脉相承,正如神龛两侧清人钱保塘所写的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

  工部祠介绍

  工部祠是五重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因为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

  工部祠前有清人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工部祠内,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侧分别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殿内还存有两通杜甫石刻像,正中是明人何宇度所作,刻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石刻把杜甫刻得体形丰满、气度雍容。另一通是清朝人张骏临摹南熏殿本所刻“诗圣杜拾遗像”。石刻之杜公像面容清癯,目光深沉。把诗人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满腔愁肠表现无遗。除此之外殿内还有两通草堂石刻全景图,分别为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93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所刻,石刻清楚地勾勒出当时的草堂风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