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付费标准是怎样的?

  单病种付费是指对一个不含合并症和并发症、相对独立单一的疾病进行诊疗全过程的独立核算和费用总量控制,并制定出相应的付费标准,医保部门按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的一种方法。各地区单病种付费标准有差异,详细请查看各省级公立医院按此标准制定的收费政策,按病种医保支付政策由省人力社保厅另行制定。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推荐目录的通知》规定可知:

  一、高度重视推进按病种付费工作

  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是55号文提出的改革任务,对于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基础上,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范围,提高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

  二、因地制宜确定医保付费病种

  各地应选择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临床路径稳定、综合服务成本差异不大的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手术与操作编码系统(ICD-9-CM-3),确定具体病种,以住院手术病种及部分单纯性治疗项目为主,逐步将日间手术及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医保基金病种付费范围。

  各地应确定不少于100个病种开展按病种付费。在确定付费病种时,坚持专家论证机制,组织专家对病种名称、主要治疗方式开展论证,确保临床使用规范有效,标准制定科学合理。《医保付费病种目录》为各地开展按病种付费的推荐性目录,主要为各地提供病种选择。各地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医保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医保付费病种范围。

  三、合理制定医保付费病种支付标准

  各地确定按病种付费支付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医疗服务成本、既往实际发生费用、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参保人员负担水平等因素,结合病种主要操作和治疗方式,通过与医疗机构协商谈判合理确定。要加强按病种付费的医疗费用管理,监测分析参保人个人负担,避免费用转嫁,增加个人负担。

  各地要建立医保付费病种支付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医药价格变化和适宜技术服务应用情况,以及医保基金运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医保支付标准,积极防范基金运行风险。

  附件:《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推荐目录》

  举例:1、关于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可知首批单病种收费标准表

  2、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公立医院101个病种收费同价

  湖北省物价局介绍,根据国家公布的320个病种,结合本地实际,我省确定了101个病种和收费标准(计划明年底扩展到300个病种以上),主要是常见多发病种,如白内障、冠心病、急性阑尾炎、骨折等,其收费标准按医院等级执行统一价,如老年性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二级医院收费为2800元、三级医院为3500元。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